早在201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也是一场机缘巧合,修理党支部结识了萧山区阳光爱心组织的一名负责人,也是那个蝉鸣的盛夏,修理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干部及青年团员代表跟随着阳光爱心组织三十多名爱心人士,整整驱车三个多小时,初次来到这个宁静的小村庄——金华兰溪柏社乡水阁村。那一座座矮平的夯土房给这个隐秘的小村庄增添几分平凡而朴素的气息。这里坐落着一所传唱百年“自勉歌”的水阁小学,现已由《辛亥革命志士—蒋六山》一书更名为六山小学。
那天,在阳光爱心负责人以及水阁小学老师的带领下,修理党团代表们走访了这个小学三十多户困难学生的家庭,在众多一双双对知识充满着渴望眼神的孩子之中,修理党团代表一眼就被一名无时无刻都洋溢着笑容的男孩子所吸引,他叫小坤。在走访的过程中,我们也见到了小坤的奶奶。
第一次见到奶奶,银丝般的白发从头巾里钻了出来,长期的劳作在她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佝偻的身体,像是被压弯了的腰和腿,比我们想象中的要老很多,交流后才知道小坤父亲在今年刚刚经历了一场大病,开刀住院后已经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甚至东奔西走筹借医疗费,虽然已经康复出院,但依旧只能长期卧床休养。奶奶已经七十多岁了,但是仍然要出去劳作挣祖孙三人的口粮,当我们问到平时的生活怎么办的时候,奶奶说现在还能干,自己种菜种稻谷还可以,收谷子也有乡亲们帮忙,家里的亲戚朋友也会偶尔接济,再加上国家的补贴,还可以。交谈了一会以后我们向奶奶表明了来意,并把助学包和善款交到了小坤的手中,此时的小坤已在一旁泣不成声,不知是因为听到奶奶说的话而伤心还是因为感动。突然奶奶说着说着就抹起眼泪了,因为奶奶说的是苗话,我们并不能听懂奶奶此刻说到了什么伤心事。
在一阵阵哭泣声中,我们嘱咐奶奶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有什么困难就找我们。我们离开后,奶奶一直在路口目送我们,看着他们祖孙两个站在村口,有个年轻的团员代表情不自禁地落泪了,想到了他们未来,前途很坎坷,希望他们坚强勇敢,跨过一切艰难险阻,积极地成长,拥抱光明的明天。
在这之后的三年里,修理分公司的党团代表每值盛夏,都会颠簸着三个小时的车程,去看望小坤的一家人,问问他们一年的生活情况,得知小坤的父亲病情得到了控制,也在日渐地好转,我们宽慰多了。而小坤也从三年前那个懵懵懂懂的一年级新生,成为了一名戴着红领巾光荣的少先队员。由于他们租住的房子常年失修,现早已破烂不堪,目前小坤一家已搬到了距离学校几十公里的小镇上,每天来回要盘两趟公交车,走十公里的路。即使这样,我们每每看到小坤,他那阳光般灿烂的笑容依旧挂在稚嫩的小脸上。
这个朴实的小村庄有着许多和小坤一样困境的孩子,社会大家庭的温暖让许多长期参加爱心助学活动的爱心人士聚集到这里,给这座小村庄注满了一份份浓浓的爱。就像有位老党员,已经七十多高龄,他已经参与爱心助学活动10个年头了,虽然由于路途跋涉,他从来没有去看过那些他资助的孩子,但他一直在关注他们的情况。
修理党支部的全体党员干部们一致认为助学只是一份心意,都希望能在这些孩子甚至这些家庭有困难的时候出份力,这样的帮助或许能改变孩子们的一生,也让这些家庭的生活步入正轨。等这些孩子有能力了再去回馈社会,就能让这份爱延续下去,使越来越多的人得到帮助。




文/修理分公司 徐哲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