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战略决策,出台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方案,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举措取得重大突破。为全面总结和展示改革的进展和成就,中央组织拍摄了十集大型政论专题片《将改革进行到底》。该片从7月17日起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并在融媒体平台同步推出。这是响应中央伟大号召,将改革福音传递到大江南北,将改革信心树立于长城内外的必由之路,而基层干部必需将这份责任扛在肩上、记在心上,认真履行组织党员群众收看《将改革进行到底》专题片的政治责任。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作为客运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得。
目前,交通事业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人们的出行方式选择增多,航空服务平民化,高铁动车快速化,家用汽车普及化!种种因素正无情蚕食、挤压我们道路客运市场的生存空间。预计将来500公里以上的市场将是民航与铁路的竞争,300至600公里将会是道路与铁路的竞争,道路客运市场最终将会被压缩在2小时以内的空间和定线旅游运输市场;随着高速路网的建设,“一小时生活圈”的兴起方兴未艾。
随着国家经济进入新常态,再加上高铁、地铁等交通方式带来的冲击,滴滴、Uber等打车软件造成的影响,以及旅客出行需求提升、运输市场集中度过低、人工成本持续上升等因素,我们所面临的形势严峻复杂、转型升级阵痛加剧。企业要想持续领先,就必须直面转型与变革,不断自我改变。
一、企业面临的形势:现阶段道路旅客运输业面临的主要是与民航、水路、铁路(高铁、城铁)等运输方式的竞争加剧,特别是铁路(高铁、城铁)对道路客运的冲击和影响极大;随着汽车在家庭的普及和增长以及节假日高速小车免费通行政策的实施,道路旅客运输的中短途客运受到冲击和影响(如:商务、探亲和度假休闲等)。
二、企业发展面临压力和困难:站场改造压力大。随着城市发展速度的进一步加快,城市人、车规模不断扩大,地处繁华路段的客运站场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为更好地解决交通拥堵和疏导城市中心交通,提高客运车辆运输效率,车站需往城外搬迁,随之产生建站资金和客源流失压力。安全风险大。道路客运业因其行业特性,安全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中之重。随着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不断完善,安全形势已趋于平稳,但受人、车、路和自然条件等多因素影响,隐患和薄弱环节整改难度大,安全基础实施资金投入大。
三、道路客运升级发展方向:
1.对客运资源进行有效整合,走规模化、集约化、公司化发展道路是道路客运企业适应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顺势而为实现客运产业规模扩张和延伸客运服务的品质提升、客运业务的效益增长,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2.及时掌握旅客的流量、流向、流时,方便旅客换乘中转,实现旅客的零距离换乘。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扩大网络售票覆盖面,运用北斗定位系统,强化运输安全监管、能耗管理、班线班次运营调度,实现智能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客运服务的方便性、灵活性。实现以旅客需求为导向,以品牌服务为目标,提高窗口服务和运输服务水平,打造道路客运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道路客运转型发展思路:
1.合理避开与高铁平行的竞争,做好节点衔接运输(以火车站、点作为道路客运分流旅客的主战场),实现“无缝衔接”和“零距离换乘”,车头向下,见缝插针,占领和夯实铁路无法涉及的运输区域和盲点,筑牢市、县、乡(镇)、村级客运网络。
2、改变经营策略,合理调整班线和优化运力结构。充分发挥道路运输“门到门”服务的特点和优势,以方便旅客出行为原则,机动灵活,科学调度,合理调整客运班线,在与高铁平行竞争的班线上保留合理的班次,与高铁打时间差,以安全、舒适、优质、优价、便捷来吸引和赢得旅客,满足旅客随到随走的需求。
3.强化主业发展,开展多元化经营。竞争是市场经济的规律,我们要敢于竞争,善于竞争,有所为有所不为,避短扬长、扬优成势,找准新的道路客运发展空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立足客运主业,拓展和培育多个产业经营体,优化产业经营结构,坚持“一业为主、产业延伸”的方针,发展多个支柱产业,形成多措并举的应对格局,不断拓展公司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