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家书》有感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祖父母、父母、叔父、弟弟们的书信集,共分为修身篇、劝学篇、治家篇、理财篇、交友篇、为政篇、用人篇、养生篇、军事篇9个部分。《曾国藩家书》让我感受到了曾国藩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心灵世界,感悟到一个家庭崛起自有其自身的密码,更触摸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层积淀。
在家书中,我最能感受到曾国范的孝道。父母之命“孝”为先,曾国藩虽身为朝廷命官,但凡家中嫁娶婚丧之事,无不是征求过父母之意见,才作出决断;当父母离开人世之时,虽手中大权在握仍不忘记讲求孝道,在家丁忧以明孝义,即使在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被朝廷委以重任之时,仍然不忘记寄书至家中表达对父母的思念之情。
也许在别人看来,曾国藩的孝道其中夹杂着封建纲常伦理的色彩,但是我们现在所应批判的是封建纲常伦理中的消极不利因素,而不是像孝道之类的积极有利成分,孝道作为中华名族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应该积极发扬,而不是抛之于脑后。虽然说现在社会不同于以往,许多事物都发生了变化,但是每个人都是由母亲怀胎十月所生的现实没有改变,每个人都是由父母(或其他亲人)养大的事实没有变,同样,对父母养育恩情的也不应有变,确切的说应是有增无减。
我们每个人从呱呱坠地到成年自立,其间父母流的汗水和泪水恐怕连他们自己也记不清了,但是即使他们到行将就木之时,他们也不曾向我们索要过什么,求过什么,并不是他们不会开口,而是他们没有想过开口。在他们心里只要子女是快乐的,他们就是最幸福的。父母不向我们索要回报,作为子女的我们是不是更应该想想怎么样去知恩图报。也许你此时不能给父母以最舒适的房屋,最漂亮的汽车,但是你亲手为父母搭建的房屋,用自己的血汗钱买的车子依然可以博得父母的欢笑;你可能没有能力给父母以山珍海味,但是你自己用心给父母做的家常便饭亦然可以让父母吃的津津有味。无论你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样的,只要你嘴里时常念着父母,心里时常想着父母,你就可以诠释最至诚的孝道。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人的孝道,看出这个人是否对企业忠诚的。因为一个不孝顺父母的人,一定还会是忠于企业的好员工。集团推行的忠孝文化,就在教导我们忠于企业和孝顺父母是我们应该做到的,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全力以赴、兢兢业业把工作做好、做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