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公交已于2013年全面完成了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公交化改造实行“公车公营”,改变过去的承包模式。按照“一个中心、四个片区”的市域总体规划,引入大公交理念,重新规划建设三个层次的城乡公交网络,改造后的城乡公交票价体系更加合理,城市公交仍执行1元一票制,而城乡公交执行2元一票制。实行城乡公交一体化后,城市公交与城乡公交“无缝对接”,使城乡资源的优势重新组合,改变原农村客运班车招手停车的习惯,严格按站点停靠上下车,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既降低了群众往返城乡的费用,又提高了公交出行的安全性,深受城乡居民的好评。今年以来,为了让广大市民享受到更为均等、便捷、廉价、优质的公共服务,切实解决好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该市采取“一强二重三突破”的工作方式,着力在公交软硬件服务提升上下功夫:
“一强”即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公交一体化服务质量的高低,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是基础。继去年完成对观海卫公交中心站、龙山公交中心站、周巷公交中心站、西三公交站等站点的改造后,今年该处将重点做好城乡公交鸣鹤、崇寿、掌起三个场站的维护改造工作。同时新建公交候车亭64只(其中港湾式候车亭31只),改造站牌465块,今明两年时间市域境内公交站牌全部完成改造工作。更新新增城乡公交车辆200辆,其中新增城市公交车30辆。
“二重”即重视开展教育培训。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服务水平,以人为本是关键。一是营运企业加大培训力度,加强对从业人员职业道德、优质服务、安全知识等方面的教育,提高司机的服务技能和职业素质。管理部门结合行业特点,组织开展好各类文明、安全竞赛。上半年,先后在行业内开展了百日安全服务竞赛、消防安全技能比赛,并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公交都市杯”等服务竞赛、深入开展“平安公交”活动,同时开展了慈溪市“每月民星”评比活动,寻找身边闪光点,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为打造一支“政治、思想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通,严格执法,人民群众满意”的城市客运政执法队伍,组织安全管理人员积极参加上级管理部门组织的各类安全培训,并组织职工赴宁波等地参加执法人员培训,切实提高自身行政执法水平。
“三突破”即突破重点难点工作。在推行公交IC卡、后勤保障、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等工作方面有所突破。一是在年内解决好公交IC卡推广发行工作。慈溪虽已完成城乡客运公交化改造,但尚未在城乡公交推广使用公交IC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交优先发展。为此,今年交通运输部门已加快推进推广使用IC卡的前期调研准备工作步伐,积极向宁波客管局等学习取经,力争在今年能因地制宜完成公交IC卡的推广工作;二是逐步解决车辆、人员后勤保障。为进一步做好后勤保障工作,保障公交安全营运,一方面在未来几年时间内,将通过新建、改建的方式,完成北站公交保养场、原汽车东站保养场建设,确保为公交车辆的日常保养、维修等工作做好“一条龙服务”;另一方面要求经营企业全力以赴为广大驾驶员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工作,除了妥善安排好驾驶员的工作餐,慈溪市城乡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还在东站等五个公交始发新建或整理出房间作为休息室供驾驶员在工作间隙休息,使他们有更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工作岗位;三是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督促企业在将服务质量、行车安全指数等指标与驾驶员工资挂钩考核,制定油耗定额考核,完善激励机制,多角度全方位调动驾驶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爱岗敬业的精神和职业道德修养。同时该处进一步完善修订《城市公交无人售车驾驶员操作规程》等行业管理制度。通过建章立制,在抓好中心工作不放松的前提下,做好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把创建任务层层落实,变传统服务方式为勇于创新。根据市场的变化和群众的需求,不断改进服务内容和方式,提高群众满意率。(宁波市交通运输委员会报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