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治超不是一个新概念,治超也不是一个单一工程。解决“不超不赚钱”、“超了治治了超”等种种积弊的种种努力,从根本上需要一种公平的制度,以及公平的执行态度,最终从根本上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规范守序的行业生态。据统计,今年1至7月,绍兴市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2929辆,卸载货物50361吨,违法运输车辆的单车平均超限幅度同比下降超过30%,全市超限超载和非法改装车辆明显减少,运价也得到了一定的合理回升。
“我总共有5辆车,这是最后一辆割除加高栏板的。”8月4日,诸暨市应店街镇的一家汽车修理店里,“车老板”孟利江正在割除货车加高的栏板。“周围的人都在割,而且不割不行了。”让孟利江他们给自己的车子“瘦身”,缘于眼下这场针对运输车辆非法改装的专项整治行动。
“从年初至7月底,全市割除加高栏板的运输车辆已超过2000辆,其中由车主自行恢复原状的达1800余辆。”绍兴市公路管理局路政科科长斯敏告诉记者,
从今年年初开始,绍兴围绕源头治超,以“新模式”破解治超“老难题”,采取了一系列针对性举措,多部门联合从源头上抓起,取得了明显效果。
譬如在查处过程中,当地将执法重心从单纯查处车辆超限运输,转变为查处“双超”与责令非法改装车辆恢复原状和对违法驾驶人员处理相结合,实现了违法超限超载运输、车辆非法改装、抛洒滴漏和驾驶员违法运输扣分联动处理,对同一车辆不同违法行为合并处罚,达到了处罚效果最大化。据统计,今年1至7月,当地公安交警已累计对164名违法超载车辆驾驶员驾驶证扣分755分。
执法手段方面也更为多样化。在上虞区,联合执法大队把目光瞄准了车辆超限超载多发的轧石、轧(洗)砂企业,立足运输、国土、环保等职能权限,组织开展全面整顿。其内容之一便是轧石、轧(洗)砂行业运输装载规范,要求运输车进出不得超限超载,并明确:违规三次,必须再次接受整顿。据介绍,该区共有轧石、轧(洗)砂企业76家,目前有75家企业停业整顿。
此外,当地质监部门依法对各单位的汽车计重衡严格监管、检测和认证;建管局在市区在建建筑工地统一安装了高清摄像头,实施监控,并逐步推进建筑渣土的企业化运作;当地公路部门还与公安部门实现互联互通,共享公安部门10877个固定摄像点、381辆车载摄像头,大大扩展了治超监控范围……
在诸暨众阳混凝土有限公司,每天都有装载着水泥等原材料的货车抵达这里。但在收货之前,所有满载的车辆都得过磅。“如果车辆超载超限了,我们就拒绝收货。”该公司车队长赵佳成告诉记者,如果收了超限车辆的货,被执法部门发现,公司就会被罚款。“不拒收不行,视频监控着、执法部门来人盯着,现在送货的车基本没超载了。”他说。
据统计,今年1至7月,绍兴市查处违法超限超载车辆2929辆,卸载货物50361吨,违法运输车辆的单车平均超限幅度同比下降超过30%,全市超限超载和非法改装车辆明显减少,运价也得到了一定的合理回升。
|